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这个修仙很正经

第108章 丹道

这个修仙很正经 江天寥廓 2577 2025-01-12 07:52

  每个人的修行都不同。

  很多时候,会从一个坑跳入到另一个坑中。有时候,却又能够察觉醒悟,去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但归根结底,芸芸众生,都是在通往大道。

  只是有人走的弯路多一点,更多一点,但又如何河流,笔直的河流是不好看,弯曲的河流才会有各种美感。

  佛家喜欢说,烦恼即菩提。

  其实是佛家不知道学之味,烦恼中能守得下一静字,才能转烦恼为智慧,称之为悟。

  河流可以九曲十八弯,但只要不断流,生生不息,奔流到海,自有其美。

  李常静初入元界,就敢火中取栗,得到了【齐天大圣】的超凡之力,虽然只是进入元界后,不得已而为之,但也的确是事赶事,进入了一个非常激烈的考验当中。

  一路走来,多遇贵人,侥幸得解前尘愆尤。

  小天庭的神格得以剥离,只剩下超凡力量,虽然也会影响心性,但李常静感觉比以前清净多了,开始安安心心的动功站桩打坐。

  丹道一事,自古丹经千百篇。

  如何读,那都是入门之后的事情。

  无非是动功采气行气,站桩培养气血,打坐自走循环。需要点明的一事是,在意念周天之后,是气血周天。

  真气周天,一阳来复,真气发动,那都是先天状态,是四品了。

  人非先天也能有神有法,此法自心而来,在于感召,在于法脉,在于赤诚。

  先天一事,万中无一。

  讲讲后天之气。

  人虽后天,但秉先天而来,天有五行,人有五脏,自带五行精微之气。后天水谷化为津液,由心火蒸腾,口中成为唾液,自吞咽而下,才能入肾中。

  故练功时,守下丹田,最先发动的是肾气。

  因为两肾最近,命门易过。

  且肾气为水,属阴,过尾闾夹脊都没问题,唯独玉枕一关,在脑在神为火,水至此而易散,若无阳气托举呵护,则不能过此关。

  而阳气想过三关。

  首先得下丹田充盈才可,下丹田充盈了,气才会在你练功的时候,蒸腾到尾闾,这部分,就是阳气,火气了。

  气血周天时,主要是水火二气。

  尾闾这一关,需要时间,便是过了,你整条脊柱,命门以下,这一段是常年阴寒的,每过一节都很困难。

  练功得法,如法。

  坚持下去,气能走到命门了,再就直面夹脊了。

  须得注意。

  无论是下丹田充盈,还是过尾闾后的进展,都是需要阳气的,这是很多修行气功和法教的一些内炼功法的人所不理解的。

  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阳气充盈的时候。

  以为肾气很顺畅的一溜烟,快的几天,慢的几个星期,就溜到玉枕关了,这个时候再加把劲,或者吞个符,肾气也能过玉枕关。

  十分肾气,只剩一分过关,也算过。

  过玉枕后,因为只是肾气,本来就下降容易,任脉也就很快了,自以为,小周天就这么转起来了,也能够用自己的气行法了。

  实际上。

  空耗肾精。

  没有阳气护持,肾精走小周天,在你走的过程中,全部给散出去了,通过毛孔,不断溢散,所留着十不存一,你还玩的不亦乐乎,自觉得气得法得神通。

  那二十四节脊椎,如同二十四个台阶。

  被你日复一日的淋水,再身上寒气重一点,就全给你冰上了。

  气越走越阴,身体越练越亏。

  然后又去学什么采气之法,以为能够采日月之气,去煦暖己身,实际上犹如隔靴搔痒,阳气想要入督脉,必须从尾闾蒸腾而上。

  你尾闾关从一开始就没有过,如何能去化那股寒冰?

  至于服用那些壮阳气补气血的药,那热都在你骨头里蒸腾,你本来的路线都没有通,怎么可能给你督脉里冲补阳气?

  然后。

  法教也好,很多网络上传承的丹法也好,说什么不禁房事,你精气都不足,你指望自己下丹田充盈?

  道教自来就有斩赤龙降白虎的说法。

  是要以精气不漏之后,阳气充盈,练功才好进益。

  百日筑基,并非是百日不漏,实际上百日不漏只是表示你练功得法,刚刚开始而已……

  须得阳气护持,肾气不失,气血运转,才能消化天地所采之气,才能消化水谷精微,才能消化滋补之物。

  如此周天运转,四肢百骸皆通。

  人由形体生物,进化到了“炁体”生物,才算到达了小成。

  然后三田补满,百脉皆通,这就是到了后天圆满了。

  如此才算筑基成功,有了“一阳来复”的根本,得到那一点先天真阳,有了先天一炁,生命的形态就又不同了。

  丹道一事,着实不需。

  实有修行。

  李常静在近一个月的锻炼中,还在困扰尾闾一事,哪怕这段时间他通过练功,知道了丹道修行的大致进程,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问题。

  非是练功不努力,而是气来得快,散得更快。

  反倒是袁欣那边,得到五行功后,玉枕关便很快过了,如今已经小周天打通了,实力达到了六品。

  只待三田补满,百脉皆通,便是后天巅峰,入五品境界了。

  “你的气散的快,还是因为超凡力量的缘故。”

  “你的心不定。”

  “虽然没有以前那样狂野控制你失常,但就是这样的波动,会让你更难以察觉,他会让你去不断的浸入宏大叙事,一点点的事情就会不断上升,然后联想到天下兴亡。”

  “与你无关的事情,都会牵扯你的精神心力。”

  “心念一动,脾阳就动。后天脾气都在快速消耗,思虑过重,肾精一样耗散。”

  “久而久之,思维逻辑会陷进去。”

  “一点点小事都会萦在你的心头,导致你不断的去思考钻牛角尖,难以释怀,你的心会越来越少,心火越来越弱,然后你也会越来越着急。”

  “练功时间越来越长,休息越来越少,人越来越累。”

  “修为……却越来越低。”

  袁欣是实话实说,李常静是听得越来越沉默,但他知道,袁欣说的都是对的,但他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