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引进纯儿
之前说到引进纯儿是我入宫之前就定好的目标,但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而且后来我和大汗感情出了问题我又出宫去了,纯儿这个事只能搁置,后来这个事终于有了转机,但是这个转机却令我格外痛彻心扉,因为我的两个哥哥去世了。说到这里其实我的故事其实已经接近尾声,我从道观再次回宫(圆明园)大概是雍正八年,而我得知哥哥去世是雍正十二年,这前后相隔四五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我都做什么了,有什么事发生,都不记得了,貌似这段时间是比较平静的一段时间,那时候我和大汗都步入老年,我们在那个时代已经是正儿八经的老年人了,弘历弘昼都已经大婚并有了几个孩子,我们都已经是爷爷奶奶级的人物了,心思和活动都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这期间大汗又有了一个小儿子,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但是那个小孩的存在对我和弘历的地位不构成丝毫影响,大汗没关注过他,没两年大汗离世弘历更是无瑕顾及他,他和弘历弘昼相差二十多岁,和他们的孩子年龄差不多,弘历怎么会关注到他呢,那个孩子后来据查也缺少教育和约束,后来言行举止不当,得罪了弘历,三十多岁就去世了,能和弘历称得上手足之情的就只有弘昼,弘昼和弘历一起度过了潜邸时代,钮氏和耿氏关系也非常好,个人以为后来弘历惩治那个小弟应该是和弘昼事先做好了圈套,据查弘昼和弘曕觐见钮氏坐在了平时弘历坐的地方,弘历革去了弘曕的爵位、弘昼被罚俸三年,私以为这就是弘历想整治弘曕的一个借口,后来他也数落了弘曕的种种不是,那才是整治他的真正原因,至于弘昼为啥坐错地方,弘昼估计都很少理睬弘曕,那天领着他坐错地方没准就是他想出来的一个主意,他被罚俸三年估计也做做样子,弘历转身赏给他点什么他就不缺钱了,说到这个弘昼,大汗晚年弘昼有一次说是他缺钱了,我估计他应该是在外面养了女人,但是我不说破他,大汗那时候也为难,按理说不应该再给他钱了,但是我有心帮助弘昼,我就对大汗说他登基以后潜邸的东西都被保留着,也没人用,可以把那些东西都给弘昼,大汗当时貌似的没答应,后来据查弘历登基后把那些东西都给了弘昼。
继续引进纯儿的故事,之前说到日子过到了雍正十二年,那年的年初,我萌生了再见我哥的想法,大家可能会问你不是一直都想见你哥吗,是的,我之前是想见我哥,但是我步入老年之后这个想法尤为强烈,我之前想见他是单纯的因为对他们的思念,而人年老了之后貌似对年少时候的记忆愈加清晰起来,反而新近发生的事都不记得了,之前的事记得却很深刻,这也是我这个故事里为啥开始的部分内容很丰富、细节也很多,但是到了后来一下子跨度就是好几年的原因,那时候我年龄大了,对后来发生的事已经淡化了,后来发生的也没有什么大事,所以不记得了。
那个时候我总是心神不宁,有一次还梦到我的亲哥对我说他再不能保护我了,我已经光宗耀祖,让我不要惦记他们,安心生活,他还是年轻时候的样子,我醒来后感到不安,那时候我就经常失眠或者半夜醒来,偷偷的起来到外面的回廊里,久而久之我的异常也被大汗发现了,之前说过我俩还住在一个房间,我起来他肯定是知道的,经过我长时间的请求,大汗终于同意联系我哥,但是不是我直接联系,而是由他派人去联系,反馈回来的消息也得先经过他,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消息反馈回来了,我的两个哥哥都已经去世,而且他们去世的时间还不长,就是刚刚去世不久,而且他俩是相继离世,这个消息后来大汗告诉了我,大汗这个时候的表现和他之前就完全不一样了,人的心理真是很奇妙,之前我哥活着的时候他对我哥是恨之入骨,他一直认为我和我哥关系不正常,是兄妹恋,我哥为了彩礼把我带走,他气愤非常,我哥是他咒骂的对象,但是当我哥死了,这个对象不存在了,他又对我哥的态度有热络起来,他还把这个消息告诉弘历,之前他曾当着弘历的面指责过我哥,说造成我和弘历母子分离的罪魁祸首就是我哥,他去筹钱也需要时间,但是我哥直接就把我带走了云云,这个时候我哥不在了,他又让弘历和他一起为我哥念经,我记得那时我在哭,弘历和他念经,他的眼睛还不时的瞄向我,总之我觉得他很假,他多次做过这种掩耳盗铃的事。我两位哥哥的死击垮了我的精神,我清晰的记得我当时的心有多痛,痛彻心扉是我当时最真实的写照,我当时对大汗很怨,如果不是他一直阻挠我不会错过和两个哥哥的谋面,我自从入宫就再未和他们相见,我们一起长大,有着许多共同体验世界的经历,他们两个是我血脉相通的人,是我走向高层的关键人物,是我后半生的精神支柱。现在的社会兄弟姐妹直接经常因为财产分配、老人赡养等问题打的不可开交,有些人家直接都不来往了,大多数都是各人顾各人,感情深的很少,似乎兄弟姐妹之间,尤其是他们结婚以后、离开家以后感情就不可能太深,这其中有社会风气的原因,也有家庭原因,私以为家长创造的家庭氛围很重要,比如不能重男轻女、不能约束过多等等,兄弟姐妹之间的年龄也不能相差太大,像弘历和弘曕都差了一代人,想感情深也不太可能,最重要的一点是兄弟姐妹之间要有共同体验世界的经历,钱氏和她的哥哥们生活在贫寒的家庭,哥哥们对她很照顾,他们有着共患难的经历,哥哥对她的人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她经历磨难的时候是她的庇护所,钱氏和她哥哥的感情是少有的手足之情,是真正的人间真情,时隔将近三百年,都令我难以忘怀。
之前说到那时候我心很痛,但是我又不好直接对大汗发作,而且那时候埋怨他也已经于事无补,所以那时候我趁机提出来让我的侄女纯儿嫁给弘历,之前说到我哥死了大汗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而且他可能也是想安慰我,马上就同意了,就这样纯儿被我输送到了高层当中。那时候据查纯儿都22岁了,她比弘历小两岁,在那个时代她已经属于大龄剩女了,这里不得不佩服我哥的眼光,我入宫之后和他们断绝了关系,后来又出宫,但是入宫之前我们曾经商议好了要输送纯儿的计划,但是大家也知道我这一去就十几年,纯儿的年龄早已超过了婚配的年龄,如果我哥那时候有一点动摇把纯儿嫁给老百姓,那就没有后来的纯贵妃了,我的家族是明代有社会地位的家族,家长和老师已经明代前辈们对我们的影响非常深,所以我哥能有这个远见也就很好理解了,包括他在我守寡之后还没有放弃我,让纯儿等我消息,都体现了这一点。后来纯儿被大汗派去的人引进到宫廷,她和弘历结婚的日子大概就是弘历的生日,大汗事务很多,所以不单独选一个日子,就和弘历的生日一起,这里面我记得比较深的是这两点,一个是大汗事先貌似也见过纯儿,他跟我说你侄女一点都不像你,我明白他的意思是纯儿颜值不高,对于纯儿的条件我很清楚,她哪项都不如我,就一项比我强,就是她情商很高,她颜值一般,后来的画像很像她,一个典型的南方人长相、个子也不高,貌似155吧,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因为我哥没有能力给她提供良好的教育,但是她察言观色的能力很高,情商不低,这点我对她有了解,而我却因为才貌双全个性较强,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女人,我引进纯儿一是因为她是我侄女,二是因为她确实具备走入高层的素质,我想以她的素质她不会混的太差,后来纯儿最后做到了皇贵妃,生有三个子女,在大汗和钱氏去世后貌似也遭到了冷落,在生育一子后多年未曾生育,但是她应该是重整旗鼓,后来又给弘历生育了一子一女,这说明她情商是很高的,她还是有她的办法,她没有辜负钱氏对她的期望。这里补充一点纯儿的父亲,也就是我的表哥家曾出过尚书,是钟鸣鼎食的大家族,后来弘历给纯儿册封是提到的秀毓名门就是这个意思,大汗给钱氏册封时也提到了这个词,是因为钱氏的先祖在明代也属权贵阶层。
纯儿出嫁那天我记得也很清楚,嫁妆都是大汗下令准备的,我拿出来我姑姑,也就是纯儿的奶奶留给我的一件首饰,貌似是一件簪子,它样子比较普通,是一件明代旧物,是从紫禁城带出来的,貌似是某一个明代皇帝亲自赐予的,我把她作为嫁妆赠给了纯儿,婚礼非常简单,没有其他仪式,就是弘历和纯儿接受我和大汗的致辞然后就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特意说明了虽没有明旨,但是纯儿的地位明确为侧福晋,就是说纯儿没有被明着封为侧福晋,因为当时的规定汉女不能做侧福晋,但是她的地位的待遇和侧福晋一样,后来弘历册封是时候也一直秉承这一点,纯儿和他当时的侧福晋、后来的废后地位一直是一样的,纯儿一直在弘历后宫的高层。大汗则说你们是满汉结合的典范,纯儿的姑姑和纯儿都是汉族人嫁给满族人,你们以后的子女也要秉承这一点,后来据查在纯儿临终之际弘历下旨把纯儿的女儿许配给了满族贵族子弟而不是给她嫁往蒙古,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大汗有言在先,当时除了孝贤皇后所生的嫡女没有嫁往蒙古,包括很得宠的令妃所生的公主都被嫁到了蒙古,但是纯贵妃的女儿却没有,值得一提的是纯儿的女儿生有残疾,是佛手公主,这是满洲人所没有的基因,皇族中貌似就这一个公主是佛手,这可能和纯儿携带的汉族基因有关。
婚礼的最后我拿出姑姑留给我的簪子,当听说那个簪子是明代皇帝亲赐的时候大汗伸长了脖子,我把簪子给纯儿带上,并嘱咐她以后有了子女一定要对子女多加培养,继承先辈的文化,不枉你是尚书之后,我和你父亲没条件对你们培养,你现在已经有条件了,汉族人的文化遗产不能丢,弘历和纯儿要告别的时候纯儿突然有两行泪流下,我很高兴,因为那时候有种说法是新娘出嫁的时候流泪是一件很吉利的事,我结婚的时候因为和丈夫之前就很熟了,所以很轻松,我哥送我出门后来我们因为忘了什么又返回去取了,整个过程都是嘻嘻哈哈,但是这个婚姻的结局却是悲伤的,纯儿则不同,后来事实证明她的婚姻生涯还是很圆满的。把纯儿输送到高层是钱氏入宫之后完成的又一件大事,虽然这个事完成的晚了一些,但是最终的结果是理想的,钱氏之前获宠但是无论大汗多么宠爱她只是她一人获宠,她的家人还是平民阶层,这次把成功输送纯儿则成功的把钱氏苏氏两个家族都推向了高层,影响面可能至少有三代人。多说一点的是输送纯儿不是只输送她一人,根据当时的反馈的信息,还有两个女孩也准备输送,那次也一并许配给弘历,她们也都是明代遗民之后,估计家里都走了钱氏哥哥的关系,所以一直等待输送,但是只有纯儿一人得到了侧福晋的待遇,是钱氏隆重嫁出去的,纯儿在钱氏死前生有一子。